数字最给力:让我们离健康更近些 - 企业新闻 - 进口葡萄酒_红酒加盟,红酒代理招商,红酒经销批发,全国招商-德威堡酒业
数字最给力:让我们离健康更近些
发布时间:2012-12-18点击:1058次

在2006至2010年间,中国的葡萄酒消耗量上升了140%,达到15亿瓶,而在过去的2011年,这个数据已经飙升至19亿瓶,成为全球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国,列席美国、意大利、法国和德国之后。面对着国内快速膨胀的葡萄酒消费市场,无论是国外销售商还是国内生产商,皆是这过程的见证者。当然,他们更渴望的是能成为当中的一名参与者,数字最给力:让我们离健康更近些   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,相对于白葡萄酒,国人更钟情于红葡萄酒,红酒的消耗量占葡萄酒总消耗量的91%。而且在今后10年内,预计中国红酒消费者会迅速突破5000万大关,向1亿级别迈进,可见红酒在中国的热度持续不减。以国人最为熟悉的波尔多葡萄酒为例,2010年,中国的波尔多葡萄酒进口量和交易额均首度取代英国和德国,以9000万欧元的出口总额位居榜首。包括香港特区在内的中国市场共进口波尔多葡萄酒4.15亿欧元,占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出口总额的27.5%,这一系列数字表明进口葡萄酒市场正在中国展现惊人的爆发力。 面对进口葡萄酒势如破竹一般的“进攻”,属于后起之秀的国产葡萄酒面临着一些尴尬的困境。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1年上半年我国葡萄酒的进口量已经占到国产葡萄酒产量的34%,占据葡萄酒市场份额的25%。这一轮冲击从2006年开始,进口葡萄酒连续多年保持15%-20%的增长速度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前沿消费市场增长率甚至一度高达30%,可谓后劲凌厉。 之所以出现这种被动的局面,其实是多种主、客观原因作用之后的结果。主观上,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,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,无论是送礼还是自用,居民的葡萄酒购买力持续提升。在一些既要满足品尝需求,更要满足面子工程需求的内因驱动下,消费者会将选择的目光更多的投放在国外品牌上面;而从客观角度而言,葡萄酒毕竟是国外方面起步早,发展模式成熟,在酿酒工艺、等级区分方面已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;再者,他们更善于揣摩消费者的购买心理,经过精心的包装和推广,对国内消费者而言,往往具有难以抵挡的吸引力。   品酒之外,品健康 目前我国每年人均消费葡萄酒约0.38升,其中城镇人均消费约0.7升,但这数据与世界每年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比较依然相距甚远。根据估计,从2010年到2015年,我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会有54.25%的增长,届时每年人均消费量将会达到1.9升。这系列数据表明,无论是国内,还是放眼全球,葡萄酒的消费量将会持续走高。对于这种发展态势,一方面与各个新兴经济体,如中国、印度的快速崛起有关;另一方面也与葡萄酒除了提供高级味觉享受外,更为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正面影响有关。 葡萄酒就如一本“书”,相信读过的人不少,但能读懂的估计不多。作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通行的酒类饮品,除了满足品酒人士的味蕾享受外,更多的是给人体健康带来多方面的有利支持。

对葡萄酒成分的积极作用,最有共识的是葡萄酒具有抗氧化、延缓衰老、利尿和杀菌的意义。相比白葡萄酒,红葡萄酒当中含有更多的单宁酸和红色素等酚类物质,这些都是抗氧化、延缓衰老的有效成分。除了传统的直接饮用外,甚至一些美容产品也加入了红酒元素,以提升其抗氧化能力。而且葡萄酒的味道略带微酸、微甜,可以开胃健脾,是上佳的佐餐饮料,能帮助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。餐前饮用适量的葡萄酒,可以增强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。每升干型葡萄酒中含525卡热量,这些热量只相当于人体平均每天需要热量的1/15。饮用后,葡萄酒能直接被人体吸收、消化,在4小时内全部消耗掉而不增加体重。因此,经常喝干型葡萄酒的人,不仅能补充身体需要的水分和多种营养素,而且有助于减肥。

除了以上功能外,葡萄酒对某些疾病还有辅助治疗作用,如:感冒、心血管病、脑血栓、肺病、肾结石、乳腺癌和视网膜变性的预防。研究发现,适量饮用葡萄酒还可以预防肾结石。慕尼克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对4.5万民健康人和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,经常适量饮用红酒的人,不容易得肾结石。得病风险比没有这个习惯的人要低36%,比饮用红茶而不得该病的14%几率更低。 更为让人惊讶的是,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的科学家认为,长期、适量的饮用红酒,可以有效预防心脏病。这源于他们从红酒中提取了一种可以有效防止血管收缩的化学物质,藉此降低引发心血疾病的几率。以赤霞珠红葡萄酒为例,其作用比同等分量的葡萄汁要高7倍,可见其效果之明显。 对于爱酒人士而言,葡萄酒在增强人体抵抗疾病能力方面的积极优势,让人平添几分喜悦。举杯畅饮,就是为了满足口感之欲,甘醇葡萄酒对味觉的刺激,确实使人体验深刻,回味无穷。不过品酒之外,若更能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一些保险系数,这种无形的附加值,正是广大葡萄酒追随者喜闻乐见的。    

分享至: